省农业发展中心:全力推进湖北渔业高质量发展 -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张静。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柯尊勇先生。欢迎柯主任!
柯尊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今天节目一开始,先请柯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渔业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发挥的作用如何?
柯尊勇:渔业是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
首先,渔业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5周年,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这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北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淡水水域面积居全国第一,得天独厚的水域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资源,为淡水鱼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以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其次,渔业在保障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中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对树立大食物观、发展现代渔业作出科学规划和系统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夯实水稻、水产、油菜、生猪、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这为渔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我省是大江大湖集中省份,是全国最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推进水产品稳产保供的主战场、主渠道。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工作部署,我们大力推动渔业“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确保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2022年,全省淡水水产品总产量首次超过500万吨大关,占全国的14.7%,预计今年淡水产品总量将再创新高,连续28年居全国第一。湖北渔业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丰富、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国人餐桌上每7条淡水鱼就有1条来自湖北。
第三,渔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渔业作为湖北农业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产业,优势明显、空间巨大。2022年,我省渔业经济总产值3513.4亿元,占全国的11.38%,渔业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7.7%,渔民人均纯收入25172元,创历史新高。全省水产品产量5万吨以上的县有36个,10万吨以上的有16个。渔业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那么请问柯主任,湖北在渔业科技创新方面,推动了哪些工作?
柯尊勇:湖北渔业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渔业科研机构4家,建有3个国家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和29个国家、部、省级淡水渔业研发中心,拥有各级水产科研所41家、水产技术推广机构507个,10多万水产专业人才遍布全省。全国淡水渔业、淡水生物学两院院士共有7位,其中有5位在湖北。
在种业创新上,先后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水产新品种19个,率先突破黄鳝全人工繁育技术,中华鲟等长江珍稀鱼类的全人工规模化繁育获得成功,创新开展长江野生鱼驯化繁育推广“6条鱼工程”首次在湖北人工养殖成功。
在模式创新上,开展“稻虾憨”模式和“七钱虾”生产技术研究攻关行动,全省稻渔生态种养规模达802万亩,居全国第一。创新池塘“零排放”圈养等设施渔业养殖模式,连续两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我省设施渔业快速发展,规模达到686万m3,特别是山区库区利用冷水资源发展鲟鱼、鳗鱼、虹鳟等工厂化养殖,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加工创新上,先后攻克了鱼蛋白质分步酶解、鱼皮制革、小龙虾甲壳素制备等淡水鱼精深加工技术,全省水产加工品总量达到144万吨,涵盖冷冻品、干制品、熏制品等10大系列100多个产品。
在服务创新上,推出在线渔技服务平台“湖北省渔业科技超市”,让渔民拿起手机即可“学技术、解难题、知价格、连市场”,有效打通了渔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8.66万,深受广大渔民欢迎。
主持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龙虾、黄鳝产业发展。请问我省小龙虾、黄鳝产业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柯尊勇:湖北小龙虾、黄鳝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2022年,全省小龙虾养殖产量113.8万吨,黄鳝产量15.4万吨,均居全国第一,监利市、洪湖市、潜江市小龙虾产量长期稳居全国前三甲,仙桃市黄鳝产量多年全国第一。小龙虾产业已形成了集繁育养殖、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休闲旅游、餐饮服务、节庆文化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465亿元。我省鲜活黄鳝远销北上广深、云贵川渝和长三角等地,在上海江阳等重点批发市场占有率超过60%。
主持人:今年省里出台了“虾十条”“鳝七条”指导意见,将小龙虾、黄鳝产业发展提升到历史新高度。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
柯尊勇: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王蒙徽专题研究稻渔综合种养、小龙虾、黄鳝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省长王忠林多次对渔业工作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诸葛宇杰、省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多次专题召开小龙虾、黄鳝产业链推进会,把小龙虾、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推进、来强化。出台“虾十条”“鳝七条”意见,从品牌提升、科技创新、强链延链等多方面强化产业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极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全省上下迅速行动,瞄准“品牌最响、产量最大、品质最优”的目标,紧锣密鼓推进各项工作,致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
一是树核心品牌。共同打造“潜江龙虾”“仙桃黄鳝”两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整合监利、洪湖、潜江、仙桃等主产区产业资源,推动全省共树一品牌、共遵一标准、共推一产业,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首届仙桃黄鳝节,“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350.8亿元,“仙桃黄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72亿元。
二是育产业芯片。组建以湖北省小龙虾、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水科院长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为核心的育种团队,开展小龙虾、黄鳝新品种培育,目前已获得3个生长速度好的小龙虾群体和生长性状好的f4代(即选育繁殖的第四代),选育了黄鳝大黄斑f3代。
三是抓量质同增。围绕池塘、稻田、温棚、车间等多种场景与多种养殖技术耦合,研发“四季有虾”技术,推广“稻虾鳝”“藕虾”“工厂化养鳝”等新模式,不断拓展养殖空间。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小龙虾产量超120万吨、黄鳝产量超10万吨,同比增长都达到10%以上。
四是推精深加工。成立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和湖北省黄鳝产业集团,打造集精深加工、外贸内销、冷链物流、智能装备于一体的融合发展平台。加快推动虾头、虾壳、鳝骨等“变废为宝”,潜江华山、钟祥兴祥等企业投入甲壳素、虾青素规模化生产,仙桃允泰坊、顾大嫂等企业扩大黄鳝休闲食品、调味产品生产规模。
五是强技术支撑。组建6个省级小龙虾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主产区“分片包干、驻点服务”。成立以中科院桂建芳院士为组长的小龙虾、黄鳝产业链省级专家组,推动从育种到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已开发小龙虾系列加工产品60多种、黄鳝系列加工产品20多个,10公斤级甲壳素纳米晶研制工艺进入中试,成功研发小龙虾剥壳机、黄鳝宰杀机,推动“机器换人”。
主持人:“十年禁渔”是长江大保护的一项重大工程。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我省在长江“十年禁渔”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柯尊勇: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长江禁渔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今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联合执法。
省委、省政府始终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渔的重要指示批示,把长江十年禁渔放在长江大保护和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统筹推进,将长江禁渔写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和省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重要内容。省农业农村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省农业发展中心全力参与各项工作,推动我省长江禁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安置。全省筹措各类资金60多亿元,32226名退捕渔民上岸安置实现应补尽补、应保尽保、应转尽转、应兜尽兜,退捕渔民生产生活安稳向好。
二是长效监管机制全面建立。建成88个“天网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包括983名江段长、3455名岸线长、1786名巡护员的网格化管理队伍,健全跨省界、跨地市、跨县市、跨部门的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坚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三是水生生物资源快速恢复。长江监利段“四大家鱼”卵苗发生量从最低时的不足1亿尾、提升至78.7亿尾,刀鲚、鳤鱼时隔30年重现湖北江段,长江江豚在武汉、宜昌等江段出现频繁,“鱼翔浅底,集群漫游”已成为长江湖北段的一道靓丽风景。
主持人:每年的12月份是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一直以来,我省在水野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柯尊勇:湖北拥有丰富的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现有国家二级以上水生野生保护动物31种,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1种。大家所熟知的江豚、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大鲵等,是我省水野保护的旗舰物种。为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省相继建立了13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7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切实抓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推动设立了一批定点放流场所,制定了增殖放流标准,引导公众科学、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当前正值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我省已经连续14年组织开展了以“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月活动,全省水野保护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关爱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为掌握全省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科学评估十年禁渔成效和增殖放流效果,我们在长江汉江干流、部分重要湖库及水生生物保护区共设立了96个监测站位,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调查。监测表明,我省长江干流的鱼类品种较禁捕前显著增多,胭脂鱼、大鲵等物种的野外种群也得到了较快恢复,还有多年来难见踪迹的长江鲟,近两年在我省长江干流也多次被发现。
主持人:谢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如何持续发力,推进湖北渔业高质量发展呢?
柯尊勇: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一是在稳产保供上狠下功夫,深入推进“一鱼一产业”,做强常规品种,做大特色品种,守好淡水产品产量第一大省的“金字招牌”。二是在绿色发展上狠下功夫,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三是在产业融合上狠下功夫,落实“虾十条”“鳝七条”,聚焦全产业链,稳一产、强二产、联三产,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在科技支撑上狠下功夫,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建立全省专家库,进一步加强新品种推陈出新、新模式推广普及、新技术推行应用。五是在资源养护上狠下功夫,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内容非常丰富,感谢柯主任的详细解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湖北这块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省的“金字招牌”会越擦越亮,我省从渔业大省向现代化渔业强省迈进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柯尊勇: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再见!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